而不仅仅是依靠服务、环境、设备等外在因素装点门面、吸引眼球

日期: 栏目:德甲 浏览:91 评论:0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今天就要闭幕了,“看不够”的比赛燃起了大家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每一次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都会激发人们对运动的渴望与参与,推动体育经济、体育事业发展。

  随着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体育产业显示出巨大市场潜力和强劲发展动力。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到2025年预计达到5万亿元。在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之路上,复旦管院的校友也在各自的领域贡献力量。

  今天我们邀请7位校友前来分享,他们中有体育创业的先行者,有运动场馆运营管理领域的专家,有从事体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工作者,也有媒体人。对于体育产业、体育精神、体育与教育,他们怎么看?

  ▼

  崔志强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曾任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高尔夫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复奥体育产业MBA校友

  体育不是教育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教育

  在这次冬奥会北京冰上项目场馆建设和改造中,泛华体育承接了冰丝带、冰立方以及国家馆冰之帆的制冰项目建设。董事长崔志强认为,这次冰雪盛会,将会极大地拉动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有了更多的项目与方式。这不仅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还将有利于提升社会和谐程度,但实现“全民健身”这一目标仍任重而道远。

  作为深耕体育产业二十年的先行者,泛华同样也在业务上积极响应,并尝试多项可能性探讨——参考大型商超形式建设“体育城”、“体育公园”,甚至设想过打通校园和社区、街道之间的“壁垒”,让全国2万多所校园体育场馆在学生节假日或放学后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增加体育场馆只是实现“全民健身”的一方面,对于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同样也是运动深度爱好者的崔志强而言,他认同“运动习惯的培养是未来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着力点”这一观点,并深有感触。“我一直都很喜欢运动,跑戈壁、去越野、跑马拉松等等,也带动了身边的很多人一起加入健身的行列,也逐渐发现,运动习惯与个人所接受的体育教育高度相关。”

  在崔志强看来,从小就喜欢一项运动,将极大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成为其一生的偏好,从而形成未来的运动消费,带动产业发展。“发展体育产业没法投机,一定是从根本抓起,从青少年体育抓起。尤其是小学、初中这一阶段,体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某种程度上,体育理应与德育、智育、美育达到高度相关和契合。体育不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本身就是教育。”

  叶 凯

  SNOW51创始人

  复旦大学EMBA校友

  借力冬奥,中国将迎来滑雪产业的井喷

  冬奥会赛场外,各类滑雪场、溜冰场备受追捧,“冰雪经济”越来越“炙手可热”。叶凯校友早早瞄准了这片蓝海,近年来,响应习近平主席“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他创办的滑雪运动连锁品牌SNOW51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在上海已拥有近20家门店,以及和户外品牌联名的滑雪培训+零售店,并拥有上万名热爱滑雪的高端会员。他预计,在冬奥会举办2-3年后,中国将迎来滑雪产业的井喷。

  叶凯1994年开始接触滑雪,而2017年的一场事故让他认识到,尽管有18年户外滑雪经验,但技术动作依旧不规范。他想,如果能突破滑雪场地的限制,是不是就能突破“冰雪运动进不了山海关”的瓶颈,让更多人能享受滑雪的乐趣?如此一来,滑雪爱好者能够进行定期训练,还能获得专业教练的指导。于是,他开始考察海外滑雪培训市场,最难的“模拟滑雪场”有了解决方案。

  叶凯认为滑雪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愉悦感和社交魅力,他将其归纳为8个字:“健康,快乐,亲情,友谊”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能创造商业价值,而且这种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一定是建立在为更多人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目前,SNOW51所使用的滑雪模拟器都是经由公司自行研发制造,在给公司加固竞争壁垒的同时,也增加了投入成本回收的周期。不过在他看来,创业必须摒弃用太过功利的短视眼光,要兼顾国内形势和国际大环境来明确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上海也把“冰雪进校园”作为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兼任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滑雪专项委员会主任的叶凯为冰雪普及制定了全套的方案。其中包括采用折叠式雪毯,培训体育老师,这样,像犁式转弯、刹车这样的滑雪基础动作,在校园就能完成“启蒙”。

  尹国臣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会长,复奥体育产业MBA校友

  双核文化,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其中,“全民健身运动”这一过去的统称变成了“全民健身活动”。仅一字之差,其背后意义却截然不同。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尹国臣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全民健身运动具有启发性、示范性和引导性、而如今的全民健身工作已经逐渐发生了性质上的转变,进入了群众自觉需要的阶段,更为日常化、生活化和科学化。从全民健身运动上升为活动,第三个全民健身的五年计划对于推进整个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产业的兴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对这一字之差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

  十九大提出独立的体育强国建设方向,明确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而推动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从业三十多年的体育工作者,尹国臣表示“广泛”一词的提出,意味着体育工作者过往的传统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变革。

  “目前的竞技体育和群众健身之间还是有所脱节的,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那么全民健身所追求的文化内核就应该是‘健美、健全、健康’,这两者应该是双核文化双管齐下的。”

  在尹国臣看来,全民健身活动要广泛、活动多,更要日常化、科学化,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科学发展,最终实现群众体育蓬勃向上、竞技体育增光添彩和体育文化的欣欣向荣。

  吴作好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MBA校友

  从“实”出发,打造更适宜的“百姓场馆”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引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运动场馆的投资和运营,打造更适宜的“百姓场馆”?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作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从更加理性和实际的角度去做考量。所谓实际,也就是要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实实在在的内容和实实在在的团队。”

  首先,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需求”都是考量的重要前提。吴教授以时下热门的“24小时健身房”举例:“24小时的健身房其实是个伪需求。因为人的作息要有规律,到了夜间就应该是休息的,而24小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着运动者一些非正常病变的风险,这对于场馆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创业,要奔着美好的目标去赚钱;同样的,做投资也需要考虑到这些风险。”

  其次,是内容的充实。体育建设不只是打造场馆的空间,还要有活动的项目,并最终落地到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在其中开展运动。吴教授指出:“体育消费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它的服务和消费是同步的,产品的供给和消费也是同步的,必须让客户实实在在体验到、感受到,而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概念。”

  最后,适宜的“百姓场馆”离不开专业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体育同样也是人群密集型的产业,个中环节多诸多、场地空间较大,因此管理上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团队去运营。他强调说:“这个团队一定是需要具备体育专项技能、了解体育运动规律、了解每个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不仅仅是依靠服务、环境、设备等外在因素装点门面、吸引眼球。”

  袁 强

  烈火体育联合创始人

  复旦大学MBA校友

  这条赛道足够长,创业是“动态前行”

  2016年,袁强创办了烈火体育。之所以选择入局体育产业,在他看来,这好比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适宜的“滑雪赛道”。“赛道的长短决定了未来可以滑多远,而赛道上的积雪厚度则决定了滑行的安全和竞争程度。体育产业对应的其实是健康产业,人人都需要健康,所以它的赛道足够长。同时,宏观政策的方向陆续出台,也是较为利于创业的。”

  烈火体育发展至今,也伴随着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迅猛发展。尽管竞争激烈,但行业的集中度却并不高,仍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这一阶段普遍表现出资源为王、模式单一等特征,同时面临着缺乏系统性标准和专业性人才、区域性明显、信息化程度较低等主要痛点。”

  对此,袁强也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一是监管层面,在大力宣扬全民健身、规划建设体育场馆的同时,需要配备足够的急救器材和具备应急救援常识的工作人员。同时,针对体育机构的稳定性缺失,也需要强有力的措施去对他们进行一些监管。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尝试从专业运动员队伍中拓展人才培养的通道。三是积极做好健身基本常识的宣导,让更多人保持一种好的、健康的运动习惯。”

  创业四年,袁强明确了“体育”这一前行方向,而一路发展的过程则更让他体会到“动态前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投身体育行业需要“变”和“应变”,他将这一过程形象地比作射箭。“对于弓箭手而言,很多时候比拼的并不是谁能够第一箭就射中靶心,而是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射中靶心。所以我会快速地射出第一箭,即便有所偏差,也可以迅速做出调整,再射出第二箭,直至射中靶心。”

  童开申

  NBA中国副总裁

  复旦大学EMBA校友

  体育人才的培养,应回归兴趣本源

  对篮球的喜爱,让童开申校友把这项运动做成了事业。现任NBA中国副总裁的他,中学时代是学校里的篮球队长,本科在复旦时也任校篮球队队长,复旦EMBA校友篮球俱乐部成立后,他是俱乐部骨干,疫情前,俱乐部七八十人几乎是每周都有训练或比赛。

  童开申认为,我国的体育产业从2014年开始进入红利周期,未来几年都将“非常利好”。全民健身热潮之下,灵活度更高、参与度更广的体育产业自主办赛和社会赛事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比赛通常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这意味着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可以参与其中。目前,无论是一线的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从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人均拥有率看,还远远不足,但各地也都在积极建设,相信运动健身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这几年是最好的创业机会。”他说,体育产业方兴未艾,目前进入门槛不高,可以说是“百家齐放”,但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随着行业标准的出台,行业发展将会越来越规范,相应地,进入这一赛道的成本也会更高。

  谈到体育人才的培养,童校友介绍,我国目前采取双轨制,体育总局负责专业队的培养,而教育部重在“体教结合”,让学生运动员可以得到专业的训练,如此,一方面帮助国家更好地选材,一方面给学生毕业后更广阔的选择——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可以选择去职业队继续体育生涯。从事体育赛事多年,也见过许多“好苗子”,他特别强调,对人才的培养应该回归孩子“兴趣”的本源。

  ▼

  奥运就像一束光,纯粹而饱含希望

  在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复旦管院校友中,赵彤杰是特别的一位。他的人生和事业发展,与奥运会紧密相连。

  赵彤杰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图文中心主任

  复奥体育产业MBA校友

  赵彤杰在1993年成为一名体育记者,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他获批前往报道,从此,他对职业生涯的回忆,是以4年一次的奥运会为周期的: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北京、伦敦、里约……每一年的奥运,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印记。去年东京奥运会,他再次率队前往,9名摄影记者和19名直播编辑组成的报道团队及时地将精彩的比赛盛况传回。

  回顾每一次奥运会的报道经历,他感慨地说,随着中国体育大环境的发展,我们的综合实力增强,世界影响力也大大提升,“1996年我第一次报道奥运,那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中国,不知道北京。而你看现在,我们成为奥运会上强大的力量。这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我们的场馆、我们的科技、我们的服务,让世界刮目相看。”

  谈到专业与体育精神,他觉得,虽然自己和同事们都不是运动员,但大家以投入工作的方式感受、体验、传达着体育精神:“比赛瞬间稍纵即逝,一名专业的摄影记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和捕捉的能力。我们是带着任务出来的,如果我们错过了首金最精彩的瞬间,这个荣耀的时刻可能就没有被很好地记录下来,很多读者、观众也就因此错过。大型赛事的报道是非常艰苦的工作,我们有过50小时不睡觉的经历,这其实也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

  从一线记者转型成为一名管理者,赵彤杰也发现,对于体育和所从事的职业,老中青三代媒体人身上有着共同的激情与热爱,这可能也是人类传承不灭的精神。“奥运会不单是运动员比高下的过程,她是人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梦想的过程,也是人们激发深藏于内心的纯粹的动力。特别感谢这16天的时间让人们沉浸其中,在疫情时代,这就像一束光照进人们心里,难能可贵。”

  * 本文所用冬奥会图片来自中国体育图片网(http://www.sportsphoto.cn)

  原标题:《冬奥燃情,体育产业蓬勃之路上的思考》

  阅读原文

而不仅仅是依靠服务、环境、设备等外在因素装点门面、吸引眼球
而不仅仅是依靠服务、环境、设备等外在因素装点门面、吸引眼球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